柳枝摇曳,如志士坚定之姿;芭蕉舒卷,似美人婉约之态;槐影参天,宛如将军威武之躯;而修竹挺拔,却让人想起隐者清高之韵。竹,轻盈细巧,四季青翠,虽怀柔情万千,却从不炫耀,更无傲气凌人。虚心有节,朴实无华,是她独特的品格。她不开花,清雅脱俗,一尘不染,不追求华丽,不慕虚名,自然天成为世人倾倒。清代诗人郑燮赞誉:“节节相扣,叶叶相连;我自无华,蜂蝶不扰。”竹之心无杂念,甘于孤寂,不逐名利于林莽,不恋热闹于山岭,历经千百年,终成瀚海般大气。
徜徉于碧波万顷的竹海之中,老竹苍翠如甲胄武士,新竹弯弯似柔情少女;竹林成方成阵,宛如跨马飞戈的雄壮兵团。漫步竹径,竹叶轻拂,又尽显温柔、宁静与幽雅。刚柔并济,能屈能伸,展现了竹的另一面性格。“不畏雪压低头,红日初升,直冲云霄;不惧土埋节短,青尖再现,刺破苍穹。”此联道出竹之博大胸怀与开朗性格。
即便在峭壁破岩之中,竹亦能顽强生存,她无私奉献,一生为人类所用。竹笋成肴,美味可口;笋衣制鞋,忍辱负重。竹制凉席、家具、胶板、筷子、厅堂、工艺品,应有尽有。苏东坡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一语,道破竹乡人与竹的密切关系。竹伞、竹笠、竹楼、竹椅、竹床、竹笋,竹子以其残留的枝丫制成扫帚,为人类清除污垢,即便竹屑、竹头也在灶底燃烧,发光发热。一联云:“竹头虽微小,炊肴香满屋;器皿虽不大,厨中不可无。”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,奉献全部,其精神真是“离世赠人惠,捐躯亦自豪”。
修竹千竿,牵动历代诗人情怀;丹管一枝,书写人间春色。竹,是一首无字的诗,是一曲奇妙的歌。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,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